萤火映巷陌,幸福来敲门,孝感开展“走户户、联户户、帮户户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

孝感 更新于:2025-05-25 13:13
  • 盤石

  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

    通讯员 管文文

    “城西大妈”上门看望85岁的周婆婆

    5月15日,孝感迎来入夏以来的首场降雨。下午,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道城西社区的三位“城西大妈”,冒雨来到了85岁独居老人周自荣的家。送物资,聊家常,笑容一直挂在周婆婆的脸上。

    今年以来,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老、残、弱、小等特殊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,组织社会志愿者在主城区开展“走户户、联户户、帮户户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(以下简称“走联帮”活动),确保帮扶工作精准到户、服务到人,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    周三响起幸福敲门声

    每个周三,是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道“幸福来敲门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。

    下午3时许,社区工作者王双静、辖区博爱医院的一名医生、两名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,组成了一个服务队,提着一箱牛奶,一起敲响了文昌园小区魏迪仁老人的家门。

    魏迪仁老人今年已经97岁高龄了。老人1948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,曾参加过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、抗美援朝战争,三次荣立三等功。1978年转业到孝感从事教育工作,1988年离休。

    在文昌阁社区重点服务对象名单中,魏迪仁老人备注为高龄老人,需求是“社区医生定期上门基本问诊和体检,陪其聊天告知最新政策”。

    看到服务队上门,魏迪仁老人十分开心。博爱医院的医生给老人测了血压,做了简单的体检后,老人就拉着社区志愿者们聊了起来。

    老人思维清晰,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娓娓道来,聆听者们深受教育。得知老人周六还要到武汉去看望战友,医生连忙叮嘱老人的儿子出门的注意事项。

    魏迪仁老人说,社区和志愿者会定期上门为他提供体检和按摩理疗等服务。“我喜欢热闹,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,就上门来陪我聊聊天我就很高兴了。”

    临走时,老人拉着社区工作者王双静的手,久久不愿松开。王双静向老人承诺,很快就会再次上门看望老人。

    在文昌阁社区,像魏迪仁这样需要重点服务的人共有20个。有高龄老人、空巢独居老人、行动不便的残疾人,需求有上门聊天、做心理疏导、测血压血糖、做家务等等。

    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胡满堂介绍,在“走联帮”活动中,社区组织了十几家爱心商家、13支社区志愿服务队,一起上门提供帮扶工作,每一户每个月都要上门两到三回,按照需求提供精准服务。

    给97岁的魏迪仁老人上门量血压

    冒雨上门的城西大妈们

    下午4时许,孝南区书院街道城西社区的丁凤华和另外3位大妈,冒雨来到了社区,今天,她们要上门看望85岁的独居老人周自荣。

    丁凤华在社区里无人不识,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丁大妈,丁大妈和其他30多位大妈们,有一个共同的名称:城西大妈。这些大妈年龄大的接近80岁,年龄小的也有四十多岁,她们组成的“城西大妈”巾帼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一个品牌,活跃在社区政策宣传、文明创建、矛盾纠纷调解、志愿服务等多项社区工作中。

    得知城西大妈要来,家住城西水岸小区的周自荣婆婆,坐电梯下了楼,坐在一楼单元门口等待着。

    周自荣是城西社区排查出来需要帮扶的重点对象。周婆婆的房子是还建房,不久前,靠打零工为生的儿子筹钱给她装了修。因为忙着工作,没有时间陪伴周婆婆,城西大妈们就经常上门陪周婆婆聊聊天,帮她做做家务。

    老人家里干净明亮,社区工作者帮她打开窗户,并叮嘱她“刚装修的房子要勤开窗通风”。“以前可不是这样。”丁凤华说,周婆婆家不久前才装修,之前一直住在毛坯房里。那时候,社区的志愿者们经常上来帮她打扫卫生。

    “我们退休了,孩子也大了,又不打牌,做做志愿服务工作挺好的。”丁凤华说,周自荣家,她们每个月要来两三次。

    陪魏迪仁老人聊天

    “走联帮”让社区更美好

    类似的场景,在孝感主城区每个社区都在上演。

    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洪鹏介绍,“走联帮”活动,以孝感市委“户户走访到位、户户建档立卡、户户有干部包联”专项活动中排查确认的特殊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,具体包括空巢独居老人、留守儿童、残障人士、重大疾病患者、低保家庭、突发重大变故家庭等。

    而上门服务的人员,则依托社区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。现在,孝感主城区几乎每个社区都拥有一支30到50人的常备型、骨干型社区志愿服务队,并拓展到社区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医院。

    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胡满堂介绍,社区组织“幸福来敲门”活动时,经常需要医生,而辖区的博爱医院就积极响应,出人出物。此外,志愿服务队里有许多志愿者,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,“他们可以给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”。

    上门排查出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后,社区就根据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专业特长、服务意向,进行“一对一”或“多对一”结对,定期通过实地走访、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经常性沟通联系,了解帮扶对象最新生活、心理状况,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。

    “志愿者里,有人会理疗,可以给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;有人会理发,可以给老人上门剪头发;有人是老师,可以给留守儿童上门进行思想引导、课业辅导……”孝感市委社工部工作人员介绍。

    而对这些特殊人群来说,情感关怀同样重要。陪伴聊天,心理疏导,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们通过“走联帮”活动,越来越多的特殊人群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,自信心和归属感得到增强。

    巷陌间,因他们的萤火之光被照亮。

    (来源:极目新闻)

 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