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驱动,未来领航,科技、教育、生态三大关键词引领新时代发展

孝感 更新于:2025-09-01 01:11
  • 张同乐7
    # 孝感“钉子楼”倒下拆的是隐患,还是几代人的“方便”?

    挖掘机的轰鸣声里,孝感市实验小学旁那栋“钉”了二十三年的老楼,终于成了断壁残垣。砖瓦落地扬起的尘土中,似乎还飘着当年学生排队买辣条、文具的嬉笑——这栋曾被称为“校园后花园”的民房,在新学期开学前,结束了它的“传奇生涯”。

    时间倒带回千禧年,孝感人民广场扩建时,周边建筑悉数拆除,唯有它“屹立不倒”。房主老王(化名)的算盘打得精紧邻学校老大门,日均客流量超百人次,即便后来大门北移,这里仍是学生抄近道的必经之路。实体店被电商冲击得七零八落时,他的小卖部却“稳如泰山”,辣条、冰棍、笔记本,样样卖得比别处火。“孩子们兜里就那几块零花钱,图个方便,我能不赚?”老王曾这样跟邻居念叨。

    如今,轰然倒塌的不仅是砖墙,还有几代人的“习惯”。每天下午五点,接孩子的家长总习惯在路口张望“等娃出来买根烤肠,再回家不耽误做饭。”可现在这“固定摊位”没了,空地上只剩钢筋水泥的“骨架”。有人说“拆得好,安全隐患清除了”,也有人嘀咕“广场南边的商铺离校门太远,孩子跑过去多危险?”

    城市更新像场“拔牙手术”,坏牙得拔,可拔掉后,如何让“牙床”更快长出新肉?空地是建停车场还是便民点?或许答案藏在每个接孩子家长的脚步里——他们需要的不仅是“整洁”,更是“看得见的方便”。
    #孝感城市进行时# #老城新变那些事# #便民与安全的平衡术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